智慧建站平台,千套网站模板,免费随心选!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>站长学院

产品运营的不确定性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9-22热度:7 ℃
大部分产品运营不接受不确定性。所以分析师和算法工程师接到各种需求去竭尽所能刻画用户画像,描绘用户在app里的生老病死,做各种各样的用户是否会在次日启动的预测,计算各种各样的用户宽严口径,把有启首启独···

    大部分产品运营不接受不确定性。

产品运营
  所以分析师和算法工程师接到各种需求去竭尽所能刻画用户画像,描绘用户在app里的生老病死,做各种各样的用户是否会在次日启动的预测,计算各种各样的用户宽严口径,把有启首启独启玩出了花来。在破败不堪的数据源上做各种开采。脆弱的数据源开出的不是善之果,而是恶之花。急于看清一切并不代表我们的运营手段就能解决一切。何况这种「看清」在很大程度上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有多少分析师和算法工程师的工作是能够经得起历史长期检验的呢?数据是不接受不确定性的人们心头的魔鬼。

  我们依据极其受限的数据计算竞品重合用户,竞品独占用户,迫切对这些用户使出浑身解数弃暗投明。但一个独占用户可能的确没有安装同赛道的竞品,但两微一抖对该用户的时长挤占可能还要比一个重合用户多得多,这样费劲吧啦跑出来的独占用户又真的有多少意义?不谈个体谈总体,除了极少数「天赋异禀」的app和公司,大部分公司依靠不着四六的第三方SDK收集到的所谓竞品重合,竞品独占,和细节的消费数据,又有多少是能够落到产品决策的?大部分数据获取打着天道昭昭的旗号,到头来不过是满足一小群人的好奇心和存在感罢了。

  如俞老师所说,用户不是自然人,是需求的集合。一个拼多多的忠粉,也会偶尔因为物流的原因,事急从权买几单京东,我们监控这些用户行为,就像青春期的情侣一定不准另一半跟异性说话,止增笑耳。正是因为需求不是自然人,我们更要接受高中低活沉默的流转有一多半是自然行为,即使红点/push/闪屏/大气泡多管齐下,能给予的影响也多半是昙花一现,难以长久。「longterm」对互联网从业者是一个奢侈的词,有多少人会在一家公司做到「longterm」,又有哪家公司的人才评价体系可以做到「longterm」,我们采用最短期最敏捷的人才考评,却妄想在商战中赢得长久。

  我们既然相信凭运气賺回来的钱,最终都会凭实力亏掉。就也应该相信:凭技巧拉回来的用户,最终都会自然流失。正是因为用户不是自然人,用户在离开你的时候可能还深爱着你这个品牌,但却已不是你的用户,因为他的需求曲线已经发生了转移。

  似乎以上的观点把产品运营引向了「不可为」和「不可知论」,如果我们对用户无法做到可控可运营,那运营究竟可以add value什么呢?

  我没有解法,我也在思考。指出一种倾向的不合理之处不代表我要提出另一种替代性解法,批判是一件独立存在且重要的事情。但我非常笃信:要表达产品进程尽在掌握中,并不需要完全诉诸于数据,我们也许不并不需要一个月发一个版本,我们也许并不需要做那么多奇奇怪怪的需求,我们也许不需要那么多产品经理,运营还有分析师,我们甚至不需要做那么多老板汇报。有人就要绞尽脑汁想活干,有汇报就要绞尽脑汁编数据,解法不是去改变终点,而是去改变起点。所以你看,明明我挤牙膏一般给出了解法,但我也认为这不是解法,因为我也认为这是一种奢望。而这是解法的「无常」,我们要学会接受它,与之共处。

  运营这个行当太年轻了,年轻到坚定地相信:理性是天然战胜非理性的,确定性是天然压倒不确定性的。

  而在另一个「投机比山岳还要古老」的行当里,早早就分化成了剑宗和气宗,前者看重短期价格,分析凌厉。后者看重长期价格,重剑无锋。两个阵营都有不世出的奇才,但分明只有后者赢得了「longterm」。

  抓住产品运营确定性的机会就是接受不确定性,理解无常。

  小龙显然很早就去看了一眼数据的终点是什么,然后逆向返回了起点,对着人流如织也未发一言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ezhuoer.com